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指出,要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,构建全方位全要素、高能级高效率的双循环;市第九次党代会要求,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畅通内外循环,汇聚要素流量,努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成为特色节点城市。商务部门作为统筹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部门,是新发展格局中最重要一环,使命光荣、责任重大,必须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上来,聚焦市委“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”实干争先主题实践,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、增进思想共识、凝聚人心智慧、汇聚奋进力量。
一、精准吃透精神把握大势,强化实干争先意识。一是在体会时代之重中强化。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州提出的“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子走下去”“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”“再接再厉、顺势而为、乘胜前进”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,为新时代湖州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。省委赋予湖州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,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“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”目标定位,为湖州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。让世界看见最中国,持续擦亮“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”金名片,建设“六个新湖州”,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,我们不能犹豫,唯有实干争先。二是在感受身边之力中强化。市委把开展“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”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作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总抓手,围绕“六比”竞赛在全市掀起了新一轮比拼晾晒、争先晋位的工作热潮。坚持把问题导向、差距管理、监督问效贯穿于主题实践全过程,积极采取媒体聚焦督、全程跟踪督、群众参与督推进大抓落实,以即时激励、季度赛马、年终考核推进奖优罚劣。全市上下“分分秒秒不耽搁、样样事情都争先、时时刻刻谋发展”争先氛围已经形成,全力奔跑、激情奋斗的局面已经打开,要想在全市比拼赛道上领先领跑,我们没有退路,只有实干争先。三是在把握当下之要中强化。今年以来,面对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等多重困难压力,商务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,我们要实现在逆境中奋起,必须做到一手抓业务一手抓数字,全力稳经济、稳预期。特别是面临当下最吃劲的时候,要以“知重负重、知难克难、知短补短、知新创新”的韧劲闯劲主动作为,以“拼命奔跑”的姿态、“背水一战”的决心、“虎口夺食”的勇气,在奔跑中调整呼吸,不要争论,抓紧实干争先。
二、突出变革重塑唯实惟先,健全完善奔跑机制。一是科学组好奔跑队形,“四线”齐发同呼吸。聚焦“兴商务实”工作导向,着力强化系统思维,按照全局一体、系统推进、整体协同、分工合作理念,紧紧围绕“大投促、大商贸、大保供、大综合”四大工作框架,组建商务的奔跑队形,进一步理顺关系、明确职责、强化协作,努力跑出商务人的铿锵节奏和奔跑速度。二是主动找准奔跑赛道,“五法”抓实共推进。按照“目标引领、差距管理、过程控制、考核激励、以实绩论英雄”工作理念,紧扣年度工作任务,梳理商务“重点指标、重点问题、重点改革、重点项目、重点成效”五重工作任务,推行工作目标化、目标责任化、责任清单化,明确排位目标、拿出有力举措、细化责任分工、规定完成时限、加强全程督导,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的不确定性,以工作的确定性追求工作结果的确定性。三是全程紧盯奔跑途中,“六点”落实见成效。聚焦“五重清单”,坚持把工作做在平时,把力量投在日常,严格全过程管控,建立“日清盘、周统筹、月比拼、季交流、中调研、年总结”六项工作推进机制,以只争朝夕、担当有我的无比自觉躬身入局,奋力奔跑勇夺佳绩,务求取得实效,奋力交出年度商务经济发展高分答卷。
三、坚持稳中求进提质增效,推动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。一是持续推进招大引强。强化投资促进工作统筹,全力构建“大招商、招大商、商大招”的大投促机制,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。以全市“2+8”产业平台为主体,以八大新兴产业链为方向,推进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,提升主导产业项目集中度。积极推进QFLP省级试点,指导区县建立专业化外资招商队伍,大力推行“基金+股权+项目”招商,力争年底前每个区县都有一支QFLP基金项目。二是持续稳外贸防风险。全力抓好市场采购、跨境电商和跨境零售进口等国家级新型贸易试点,培育外贸新增长点。大力推进“百展千企”行动,支持外贸企业以赴境外参加线下展、委托参展、境外社交媒体等方式拓市抢单,便利商务活动人员出入境交流渠道,适时组织商务包机(包舱)赴境外参展。积极扩大信保覆盖面和保单融资规模,探索“政府+银行+保险”等方式提升融资便利,进一步解决外贸企业资金需求难题。三是持续提信心促消费。举办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,重点抓好节庆等消费热点,活跃消费氛围。加快完善县域商业体系,大力创建现代商贸特色镇、商贸发展示范村,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县城商贸综合体、乡镇商贸综合体、乡村生活服务站。全面推进数字生活新服务,持续培育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、省级智慧商圈、绿色商场等品质消费载体,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、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、湖交会等展会平台,促进城乡消费回暖复苏。四是持续保民生守底线。稳定扩大粮食收储规模,力争全年收购达到6万吨,严格落实好省下达粮食增储任务,保质保量完成政府粮食储备规模。持续优化储备结构,储备本地口粮晚稻比例55%以上。大力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,深化粮食“五优联动”,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,推进粮食收储政策改革试点,取得新突破。建立多元化保供渠道,加强生活物资、疫情防控物资、应急储备物资供应链建设,确保应急状态和节假日市场保供足量充分。